刷脸支付,有那么必要吗? 度日如年呐盆友们,公众号被和谐了3天,60万粉丝无家可归,后台每一分钟都有好几条询问信息,从早上一直回复到晚上11点。 从一开始的束手无策,再到认真反思,一直到心力交瘁……这72小时候4320分钟,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不说了,都是泪。 这陡然从天而降的南墙撞的我们头破血流,也砸醒了我们,并在我们的心里化成一座告诫之碑, 碑文是:珍惜。 警告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要珍惜大家的厚爱。 这两天又学到一句名人警句,是德国作家歌德说的: “谁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这句话让我们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除了要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内容和服务,也为了生存下去。 我告诉其他同事:大冬天裸泳有诸多好处,除了可以锻炼勇气,更是为了强壮体魄。 我没说的是:这个冬天特别冷,真的。 只能学陆**,满脸慈祥的对自己和同事强调:好,真好,明天会更好。 ❶ 这几天支付行业也发生了一些事,我只能看热闹,但看的有点念头不通达,其中一件是:“拼多多被商家举报存在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行为”。 在该商家出示的《举报意见答复意见书》中,监管机构称,对其举报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下称“平安银行”)涉嫌“二次清算”及上海寻梦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寻梦公司”)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等情况,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法进行了调查。 拼多多随即回应:举报方系售假商家,其冀望将电商O2O行业在支付清算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现实状况与其售假之后的赔付事件混为一谈,逃避法律及商事约定的制裁。 拼多多平台表示,相关事项此前已经进行过相应信息披露,2017年在收到央行上海分行指导意见之后,已于当年引入具有支付和清算资质的平安银行进行全流程资金托管和结算,拼多多不在任何场景下触碰交易资金。 除拼多多外,近年来国内其他几家电商平台也先后因类似问题频繁遭遇“相关人士”的举报。 虽然我也对pdd有不太友好的观感,但不妨碍就事论事,pdd这样的电商平台被认定为无证经营,是否意味着所有的电商平台包括以后的电商平台都需要支付牌照?线下的**大商**需不需要?更多的商业平台呢? 个人觉得监管机构对相关规定的阐述和认定需要更准确和精准,要采取一些更加符合当下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措施,避免一些企业对合规问题的错误解读和判断……当然,我作为个人还是十分乐意看到将一些巨大的互联网平台纳入更多的监管范围的,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 ❷ 前天,支付宝开了一个发布会“刷脸支付产品-蜻蜓”,文章发的到处都是,介绍如下: 支付宝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脸支付产品—— “蜻蜓”,直接将刷脸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80%。今后无论是大的医院、超市、餐厅、品牌零售店,还是路边的便利店、夫妻店甚至菜市场,刷个脸就能把钱付了。 “蜻蜓”的外形如同一个台灯,只是取代“灯泡”位置的,是一块书本大小的刷脸显示屏,将它接入人工收银机,并放置在收银台上,顾客只要对准摄像头就能快速完成刷脸支付。“蜻蜓”的体积只有原来自助刷脸机具的十分之一,即插即用,非常方便。 它在刷脸技术上更为先进:采用3D结构光摄像头,更快更准;升级了智能引擎,在常去、熟悉的环境下,用户*输入手机号即可完成付款。 “蜻蜓”的推出,让刷脸支付像收钱码一样,走进每一个普通的小店。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支付宝还在探索各种新模式,继续不断降低商家的使用门槛。 直说吧,我个人是比较反感这个产品的,或者说比较反感的是这个产品背后的战略目的:“采集消费者人像数据”。 作为公民,被国家zf机构采集这些人脸数据,不做其他商业用途,我是不反对的。但是被纯商业机构打着“高科技、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这样的幌子,采集着你的数据,为了让你更快速的掏钱,还一脸为你好的表情,就让我有点膈应了。 怎么?如今的移动支付方式还不够快速还不够便捷?现金不够快,刷卡快不快?刷卡不快,闪付快不快?闪付不*机pay快不快?云闪付不便捷,扫码支付便捷不便捷?我不是李嘉诚,我的几秒钟不值钱,也不需要节省。 采集指纹不够,还要采集人脸,人脸采集不够以后还有采集全身吗?再过不久,估计就连DNA支付就要出来了,想想要支付先拿根针扎手指头滴血采集DNA的镜头就感觉有点肉疼。 刷脸支付,对于普通人来说,我看没那么必要。 有些东西,还是不要过度良好全世界的为好。